2015年3月27日星期五

財仔無懼銀行閂水喉?

靄華押業去年8月底股東權益及負債逾6億元。 (資料圖片)
為減低樓市若回落引發的風險,金管局早前再推3項措施以收緊樓宇按揭。但俗稱「財仔」的財務公司不受金管局監管,為免削弱新措施成效,該局向銀行施壓,若有財仔不遵從當局指引,銀行不得向他們放貸。財仔會否乖乖就範?看來不會,見到財仔樓按廣告,說可協助準置業者上車,有些更標榜不需經按揭證券公司也能借足九成。

難道財仔不怕銀行「閂水喉」?研究5家財務公司財務狀況包括靄華押業信貸(1319)、香港信貸(1273)、第一信用(8215)、新鴻基公司(086)和英皇證券(717),他們均在港上市且有按揭業務,發現銀行貸款對股東權益及負債比率平均僅15%。即每100元做生意資金,僅15元來自銀行借款。比率最低是第一信用僅6%,比率最高是香港信貸,也僅24%。數值反映財仔不依賴銀行融資。

那麼錢從何來?以香港信貸為例,其業務是樓宇按揭借貸,截至去年9月底股東權益及負債共6.6億元,資本及儲備佔62%,來自同系附屬公司借款佔10%,其他負債佔2%,銀行借款佔24%。可見該集團依靠資本和內部儲備,也依靠附屬借款融資。值得留意,若以2013年9月底結餘比較,目前銀行借款已減934.6萬元,佔股東權益及負債比率也降3個百分點。此外,他們於去年8月以配售方式發行7年期債券,本金總額上限為1億元,年利率4.5厘(可提早贖回)或6厘(不可提早贖回)。息率雖高於銀行借貸成本(去年上半年加權平均實際年息2.8厘),但發行債券勝在息率固定且無抵押。很明顯他們對銀行借款依賴漸減。

再看看靄華押業,他們近年銳意發展按揭業務,融資需求殷切。截至去年8月底股東權益及負債共6.7億元,當中以資本及儲備最高佔63%,來自最終控股公司貸款佔12%,債券佔7%,其他債項佔2%,銀行借款則佔16%,可見銀行借貸的比率不高。其實靄華與香港信貸融資結構有點相似,首先是資本及儲備對股東權益及負債的比率較高,兩者藉上市集資,而兩家公司也向關連公司借貸。有趣的是,靄華也發行債券,且同是7年期,無抵押並以配售方式發行。但本金總額上限僅5,000萬元,年息則是6厘及有權提早贖回。無獨有偶,靄華銀行借款對股東權益及負債比率也趨跌,於去年達21%,較目前大減5個百分點。綜合而言,上市財務公司有條件「不聽話」,因他們的融資渠道藉上市集資、發行債券及向關連公司和銀行借貸。銀行雖佔一定份額,但有跡象顯示份額正漸減。但中小型財務公司融資方法缺乏彈性,估計他們不能像上市財務公司般可無懼銀行「閂水喉」吧?

說到物業抵押,早前「細價樓爆煲論」鬧得熱烘烘,有說不少細價樓業主向財仔借入三按或四按,若加息或樓價逆轉,勢必影響樓市穩定。究竟「按上按」情況有幾嚴重?翻閱幾間上市財仔年報,發覺他們對按揭成數均有一定風險控制。例如香港信貸,所有樓宇按揭貸款都不超過物業估值七成。若涉二按,借貸總額(即包括一按借貸)也不得超過物業估值的七成。又例如靄華雖沒有提及會否承造二按或以上按揭,但借貸總額也不會超過物業估值的七成。至於第一信用和英皇證券沒有披露貸款額與物業估值比率的上限,但從財務報表附註中得知,前者只做一按和二按,後者則只有二按。

根據中原地產代理統計,經財仔承辦的三按或以上合約宗數,於去年僅975宗,數量不多,但看來有上升趨勢。例如2011年只有327宗,4年間升幅達198%,每年平均也差不多有50%。如此看來,難怪觸動金管局神經,連財仔也要管了。

原文刊於:am730 2015-03-27

&&&&&&&&

2015年3月25日星期三

我要三跑「清水房」

機管局未有提及「壓力測試」下第三條跑道的經濟貢獻估算。 (資料圖片)
本報專欄作者徐家健和曾國平於《免費早餐》相繼發炮,質疑政府估算三跑帶來的經濟效益過於樂觀。此專欄由3位年輕經濟學者輪流撰文,讀者睇得過癮之餘又學得開心,以為梁天卓也寫一下,可惜他表明不寫這個題目。無論如何,瓜瓜也來湊熱鬧,就兩位教授提出的觀點,加上自己的財務經驗,為三跑的經濟效益寫點意見。

首先,徐教授質疑用於計算經濟效益的折現率(Discount rate)僅4%,遠較其他地方如美國的7%和加拿大的10%為低。未進一步討論前,或許先說一說折現率用來做甚麼。在財務管理中,當我們決定是否進行某項投資前,普遍做法是計算項目未來淨現金流。理論上,只要項目能帶來淨現金流入(即現金流入大於現金流出)就值得投資。但若投資經年,我們要將未來現金收益和支出轉化成現值(Present value)。因現實世界有通貨膨脹,現金購買力隨時間減弱。不用說得太遠,十幾年前不用20元可買到一個老麥套餐,現已逾30元。我們需要定出一個折現率,用以計算未來現金流的現在價值。

我們沒有三跑具體財務估算模型,無法評估折現率高低如何影響經濟效益,但可用簡單模型做例子。假設現在投資1,000元於一個為期5年項目,每年回報10%及按年提取,5年後全數取回1,000元。若不計算現值,整個項目帳面溢利500元,年均回報10%。但若以5%折現率計,項目淨現金流現值僅216元,年均回報即跌至4.3%。若折現率10%,項目淨現金流現值變0元,年均回報也是0%。例子可見折現率對財務估算影響很大。

其次是三跑經濟效益假設,曾教授質疑太樂觀,因計算假設香港經濟增長由2008年至2030年為3.2%,全球則4%,內地則高達7%。眾所周知,內地能否「保七」也成問題,更遑論能否一直維持此增長至2030年。坦白講,現今經濟環境多變,要準確預測未來一年狀況已相當困難,何況是十幾二十年之後?假設帶有不確定性,其變動往往影響結果,故會進行敏感度分析(Sensitivity analysis),試圖找出哪些假設影響最大。翻查三跑顧問報告,雖無該分析,但做了壓力測試(Stress test),假設未來需求減15%,建築成本增50%及航空業增加價值對本港直接經濟貢獻比率減少,在此情況下三跑對本港2030年經濟貢獻將由1,670億元減74%至426.8億元。但不論政府新聞稿還是機管局規劃大綱均未見提及此估算。

公眾對三跑帶來的經濟效益成疑,若政府希望取得市民支持和信任,不應只描繪最美好一面,應提供更多具體資料包括敏感度分析結果,列出各項重要假設變動對經濟效益的影響。如上述談到的折現率,每提高1%將降低多少經濟效益。又例如工程造價,政府可披露不同程度的超支和延誤對經濟效益的影響,如每超支10%或工程每延誤1年,經濟效益將減少多少,以方便市民明白。

其實敏感度分析猶如一手住宅物業的「清水房」,既然政府自2013年4月開始,要求所有本地發展商在出售一手住宅物業時,若向準買家提供示範單位,亦同時需提供未改動的清水房。同一道理,三跑對香港如此重要,政府也好應該展示三跑的「清水房」供我們參考。今日香港早已不是昔日的漁港,港人均擁有良好的知識水平,政府想我們「袋住三跑先」,總也需要提供足夠的數據讓我們明白,只說樂觀的經濟效益而隱去悲觀的一面,不要當我們是愚民好嗎?

原文刊於:am730 2015-03-25

&&&&&&&&

2015年3月23日星期一

不要盲目追求夢想

經常聽到有朋友說要追求夢想,有人更為此放棄一切去尋夢。好了,在現實中究竟成功還是失敗居多呢?相信不用多說了吧?若果是成功居多,就不會有那麼多人為成功故事而津津樂道。正如我們對喝水吃飯無動於衷,因為這些事太過平凡,但對豪華的鮑參翅肚盛宴,卻會顯得非常雀躍一樣。

為甚麼尋夢容易失敗告終?首先,稱得上夢想的,本身就已經難以達成。再者,不少朋友誤以為,只要肯努力而且願意付出,夢想就必能實現。可是,現實上單靠努力是不成的,因為能力和運氣缺一不可。特別是能力這一方面,舉個簡單例子,例如你夢想要成為飛機師,但自己卻天生畏高,而且還患有色盲,即使自己如何努力去學習也沒有用吧?所以,在決意放棄目前一切去尋夢前,請先審視一下自己的能力,不自量力的結果只會是徒勞無功。

運氣更是不能自己掌握,我們可以做的,就只有「盡人事,聽天命」,先準備好自己然後靜待時機。因此,在追夢時宜給自己一個目標和期限,成功了就向下一個目標邁進,失敗了就應考慮放棄。以瓜瓜為例,當年考取會計師專業試時,就給了自己五年期限,若果不成就會考慮其他路向。有人認為,花了那麼多時間最後卻放棄太過可惜,但可以避免無了期被夢想束縛著,需知時間不是無限,既然未能達標,就無謂再虛耗光陰。此舉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協助自己將夢想轉化為各個可實現的目標。畢竟夢想只是夢,既不能量化也不能量度。

綜合而言,夢想不易達成,不要以為只要努力就必會成功,「有志者事竟成」只適用於擁有能力和運氣的人。或許你認為上述論點太過市儈,但人總要面對現實吧?

原文刊於:Education post 2015-03-20

&&&&&&&&

2015年3月22日星期日

三跑變招成施政常態 好壞難料


行政會議本周通過興建機場第三跑道計劃,預算耗資1415億元去興建第三條跑道、停機位及相關設施,工程預計明年開始動工,並於2023年落成。其實未決定興建三跑前已有不少爭議,現在機管局獲准繞過立法會撥款,以自行發債及向用家徵費方式融資,隨即惹來更多爭議。在評論此事前,不妨先看看各方理據。

首先,目前機場擠迫是不爭的事實。按政府解釋,現時機場繁忙時間的升降量已達到每小時66架次,非常接近68架次的最高可承受容量,並且預期最快於今年冬天達致飽和。要維持香港機場競爭力,故認為有必要興建第三條跑道以增加升降量。可是,坊間質疑三跑無助解決問題,其一是有人認為當年興建機場時,設計出來的最高容量比政府所說的更高。不過,因涉及專業技術範疇,我們姑且聽之。

問題未解決匆匆上馬

其二是香港受到內地空域限制,國際航班起飛後不能向北飛。就此疑問,政府認為不是問題,因為香港早於2007年已開始與國家民航局商討空域問題,並且簽訂了協議,在2020年增加空域容量,屆時本港及深圳更可以互相佔用部分空域。不過,此說未能完全令公眾釋疑,因協議還有待落實。

前民航處長樂鞏南就指出,香港與深圳就互用空域未有作實時測試,空域不足亦會加劇空中交通大擠塞問題,因此憂慮三跑會變成大白象工程。又例如前天文台長林超英指出,啟用不久的廣州白雲機場第三條跑道,正正就是受到空域緊張所限,每日只能增加10個航班,令項目效益大打折扣。關鍵問題尚未解決但基建卻匆匆上馬,公眾有此疑慮不難理解,因為政府早有前科,看看正在興建的高鐵,一地兩檢仍然懸而未決,若問題解決不了,高鐵無可避免變成大白象。

另一爭議是三跑融資方案。機場管理局表示,工程費用將透過銀行舉債、保留盈利,以及向用家徵費來融資,份額各佔三分之一,然而問題在那裏?

增旅客負擔降競爭力

首先,向銀行舉債需要支付利息,但若然按慣例由政府出資,就可以省掉巨額利息開支。此外,機管局目前的信貸評級為AAA,能否發行債券並且全數配售給外滙基金?若此舉可行,利息開支將會變成政府收入,雖然是左手交右手,但至少不用「益」外人吧?

另外,有人說融資安排不用花費公帑,其實不然。因為機管局要保留盈利作工程費用,所以將會停止向政府派息。換句話說,政府庫房在未來十年將少收472億元收入。還有,機管局建議向旅客徵收180元機場建設費,並且增加航空公司收費來籌措資金,旅遊業界已批評收費過高。況且,所謂羊毛出自羊身上,航空公司要維持盈利,向他們增加徵費最終只會轉嫁給乘客,結果是乘客需要雙重付費。

目前旅客使用香港機場已經需要繳付120元離境稅和45元機場安檢費,再加上180元建設費,無疑增加旅客負擔,也會降低機場的競爭力,使機場用量不能達到預期目標,拖垮整個融資模型的可靠性。

繞過立法會避開監督

坦白講,要維持香港航空業的競爭力,我們的確要做點東西,否則只會坐以待斃。然而,興建三跑是否最合適,就留待讀者自行判斷。不過,最令人不安的是,是次工程繞過立法會。政府可能汲取了高鐵撥款一役之教訓,當年1700人包圍立法會,最終更變成為警民衝突,加上近期泛民議員在立法會發起不合作運動,不斷拉布嚴重影響施政之下才出此下策。

坦白講,政府此舉堪稱一絕,但並非首次。例如早前因創科局撥款申請需要撤回,政府變招以無薪方式委任楊偉雄出任創新及科技顧問,並同時邀請他加入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,以及擔任創新及科技諮詢委員會主席;又例如將25項原需提交立法會財委會審議的撥款申請,突然改為納入財政預算案來一併審議,涉及的全是非經常開支,總額約為31億元。

近期這些舉措相當明顯,政府就是要繞過立法會。從普羅市民雙眼去看,作為臨時措施以避開拉布影響可以理解,但最怕是政府嘗過了甜頭,將先例變為常態,避過應有的監督,催生貪腐的環境。況且,目前行政立法關係已經非常緊張,這樣做無疑是火上加油,雙方關係只會愈來愈差,日後又如何修補呢?

原文刊於:《信報財經新聞》年青有計 2015-03-20

&&&&&&&&

2015年3月20日星期五

銷售稅與擴闊稅基

對於是否推GST,市場有不同意見。(資料圖片)
財爺在預算案中重提「商品及服務稅(Goods and service tax,GST)」,引發各方猜測,政府是否有意再推類似稅種來擴闊稅基。或許不少會計同行支持GST,令外界以為這是業界共識,但瓜瓜卻非常反對香港開徵這種累退稅。

反對原因只有三個字:「不公平」。GST不論貧富只按消費多寡徵收,看似「人人平等」,最大壞處是未有考慮納稅人的經濟和負擔能力,完全違背稅收公平原則。記得曾看過一幅「平等不等於公平」漫畫(在google打入「平等公平」按圖片搜尋)(見下圖),充分說明何謂公平。漫畫共有兩邊,左邊講「平等」那幅畫有3個身高不同的人想看球賽,但前面有一道牆擋著。現場剛好有3個大小一樣的箱子。若每人用一個,看似相當平等,但矮個子太矮,即使踏上箱子仍看不到球賽,僅中個子和高個子看得到。右邊講「公平」,高個子其實不用箱子也可看到球賽,只要他將箱子讓給矮個子,結果3人皆能看到。這幅漫畫正好說明稅收按納稅人的經濟和負擔能力徵收才算公平。反觀GST,因其累退性質,稅收對富人微不足道,對窮人卻影響甚大,最後只會加劇社會貧富懸殊。徵收GST還會加重企業和政府行政成本,會計帳目也會變得繁複,違背香港一向奉行的簡單低稅制原則。

圖片來自互聯網,出處不詳
政府說要擴闊稅基,理由是經常收入偏重於薪俸稅和利得稅。翻查過去17年政府帳目發覺確如此。自1997/98年度至2013/14年度,兩者佔政府該年總收入平均37%。此外,2014/15年度修訂預算和2015/16年度原來預算,比重也分別有41%及39%。但兩者極度依賴小部分納稅人。據早前政府發表的《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》,如2011/12年度,逾六成利得稅稅款來自9.5萬間企業,此數量相當於該年全港註冊公司數目的11%。即是說,須繳納利得稅的香港公司僅一成一。薪俸稅也一樣,該年香港工作人口360萬人,但僅45%,即163.4萬人需繳納薪俸稅。更嚴重的是,逾四成薪俸稅稅收來自3.2萬位納稅人,其餘六成來自160.2萬名納稅人。稅基這樣狹窄,若經濟轉差令納稅人收入大減,勢必影響政府收入,從風險角度來看,的確需要擴闊稅基。

但此說值得商榷,因政府另一重大收入即賣地收入是不計入經常收益。於過去17年,政府每年賣地收入佔總收入平均約13%,最高在1997/98年度有22%,最低在2003/04年度有3%。數據清楚說明賣地收入持續且重大,說是「非經常」又何從說起?故應視為經常收益才對。或許有朋友問,賣地收入視為非經常又怎樣?問題可大了,因政府需按照「量入為出」理財,在制訂預算案時,政府只以經常收入支持經常開支。換句話說,經常收入多寡直接影響經常開支。故政府每當有財政盈餘時,總因賣地收入等非經常收入而產生。以2014/15年度修訂預算為例,政府收入較預算高出406億元,當中32億元是賣地收入而起。但這些盈餘不會使用而只撥作儲備,難怪財政儲備結餘年年大升。

香港地價高昂,日常消費中有很大部分是店舖租金。說得難聽點,地產商像稅吏,協助政府向我們徵收「地產稅」。忽發奇想,若政府制訂長遠賣地計劃,並視賣地為經常收入,香港不必擴闊稅基,因地產稅影響各階層。這樣說有點牽強,因賣地收入非直接稅,而以本地名義生產總值百分比計,賣地收入較利得稅和薪俸稅波動。不過,我們不能忽略賣地收入每年非常豐厚的事實,某程度彌補直接稅稅基狹窄風險。若此論正確,我們根本不用擴闊稅基,銷售稅更沒必要吧?

原文刊於:am730 2015-03-20

&&&&&&&&

2015年3月18日星期三

為何思捷純利低於堡獅龍?

思捷上半年度少賺51%。 (資料圖片)
思捷環球(330)與堡獅龍(592)早前同日公布本年度上半年業績,結果嚇了一跳,萬料不到堡獅龍中期純利竟多於思捷,且高出86%。此情況並非首次,於2011年,堡獅龍純利1.3億元,較思捷的7,900萬元高65%。還有2013年,堡獅龍純利2,220.9萬元,思捷錄43.9億元虧損。

思捷曾有輝煌歷史,93年在港上市後,02年晉身恒指成分股。08年業績最風光,營業額372.3億元,純利77.2億元,純利率達17.3%,即每100元收入能賺17.3元純利。令人失望的是,自09年起業績一直倒退,到去年營業額僅242.3億元,較08年高位跌34.9%。純利更差,去年僅2.1億元,較08年少賺96.7%,純利率減16.5個百分點至僅0.9%。所謂「沒有最差,只有更差」,截至去年12月底上半年度營業額續萎縮16%至107.2億元,純利更大減51%至4,700萬元,純利率僅0.4%。營業額上半年度逾100億元,反觀堡獅龍僅13億元。為何輸給堡獅龍?不妨分析。

首先思捷上半年度營業額減16%,但銷售成本跌18%,毛利減15%,相當於少賺9.4億元。售銷成本跌幅較營業額大,故毛利率反增0.9個百分點至50.5%。產品盈利能力雖提升,但銷售減少令毛利下跌。為甚麼?因思捷兩大業務批發和零售銷售分減17%和16%,至39.2億元和67.2億元,批授經營權及其他收益倒退22%,導致營業額倒退。管理層解釋,因關店計劃令銷售面積減少、重要收入來源即歐洲現不尋常和暖天氣,嚴重影響去年秋冬產品銷售、完成中國特別退貨協議,以解決批發業務長期陳舊存貨問題等。另一重要原因是歐元貶值,歐元銷售佔其總收入約78%之高,單是這一點令上半年度營業額減4.1億元或3.2個百分點。思捷甚麼也不做,營業額也因歐元而減少。至於兩大開支包括員工薪酬和店舖租賃分別減4%和7%,節省共2.2億元,加上如物流、折舊等成本共少花約5.1億元,上半年度總經營開支減7.2億元。但此利好因素卻未能彌補少賺的毛利,令純利反減51%至僅4,700萬元。

至於堡獅龍上半年度的毛利率較思捷低0.1個百分點,但較去年同期增加1.1個百分點至50.4%。因營業額升幅高於售銷成本,故毛利增6%至6.6億元。數值變化反映不單是產品盈利有所提升,而且生意也有增長。若按地區劃分,銷售增長主要來自港澳地區和內地,兩者增幅分別是4%和14%。至於經營溢利,港澳地區是主要盈利來源,上半年度多賺3%至1.1億元。儘管其他地區仍錄虧損,但在提高店舖生產力及嚴格控制成本下,內地業務經營虧損大減87%至70.6萬元,台灣和新加坡經營虧損也分別收窄24%至691.8萬元和27%至240.2萬元。綜合而言,思捷毛利率雖與堡獅龍相若,但銷售萎縮而開支未能同步減少,加上歐元貶值,拖低上半年度純利。反觀堡獅龍因港澳業務錄增長,加上其他地區業績改善,推高純利。

展望思捷今年下半年度業績,從公告字裡行間可看出不容樂觀。首先是他們的「垂直綜合業務模式」將於本年春夏季首次執行,管理層坦言將為銷售帶來波動。此外,市場經營環境仍十分嚴峻、下半年業務通常不如上半年,以及歐元續貶值,如歐元兌港元匯率由今年1月1日的1歐元兌9.4142港元,跌11%至本月11日的8.3687港元,預期思捷本年度全年盈利不會好轉。至於堡獅龍,管理層表示續提升店舖生產力和效率,推廣最新店舖概念和拓展童裝系列。相比起來前景似乎正面得多。

文章來源:am730 2015-03-18

&&&&&&&&

2015年3月13日星期五

理財概念應從小培養

小朋友可透過處理利是錢學習理財。
早前有位小六學生,因搭巴士時沒有零錢,又忘記為八達通增值,為趕回校應考,把身上僅有的一張五百元鈔票用來支付車資。此事給人放到互聯網,網民稱他「豪氣哥」,諷刺他不知搵錢辛苦,某報更把他找出來做訪問,在頭版作新聞報道。真不明為何要拿小學生公審,但從好處想,500元就可「榮登」報紙頭版,其實計落有賺。

重要的是,此事警惕一眾父母,理財概念應從小培養。特別是私人借貸十分寬鬆,看看大小財務公司廣告盡是標榜「有樓借錢話咁易」、「一個電話借到錢」、「借錢毋須現身」、「借錢無需證明文件」等,彷彿借錢不用考慮還款能力。最怕是孩子養成先使未來錢習慣,長大後戒除不了,小則一世做債奴,大則破產收場。經常從新聞報道看到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卡數,未畢業就宣告破產。雖然未必前途盡毁,但日後找工作時必定困難重重。況且,不少與金融有關的專業如會計師、律師、保險經紀和代理、證券經紀或銀行僱員等,未必接納破產人士申請加入。

如何灌輸良好理財概念給小朋友?其實不是甚麼高深學問,只要緊記幾個簡單方法,加上持之以恒就成。如何去做?第一點是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理財環境,正如學習外語要多「講、寫、聽」般,重要一步是要「閂水喉」。信用卡固然不能隨便給他們,即使日常使用的八達通,最好也不要開通自動增值功能,因孩子或誤會只要刷卡就甚麼都得到,習慣了錢怎樣花也可,反正有父母包底,容易形成「唔志在」心態。

既然怕他們亂花錢,索性不給零用錢吧!此法是「斬腳趾避沙蟲」,因孩子也有社交需要,我們應及早讓他們學會第二點:「量入為出」。父母可定期給孩子一筆零用錢如每周或每兩周,甚至每月一次。此外,要讓他們明白收入是需要付出的,故不妨給他們小任務如學業成績有進步就多給一些零用作鼓勵。但瓜瓜並不贊成以做家務換取零錢,因為家務是每位家庭成員的義務,不宜用來討價還價。

給多少零錢才好呢?個人認為可略給多一些,讓他們有少許盈餘,因第三點是要他們學習儲蓄,如他們想買心儀玩意,可鼓勵藉儲錢達成願望,而不是要父母送。利是錢是好的學習機會,鼓勵他們儲起這筆橫財而非花掉。另儲錢方法也應留意,如不能隨意打開的豬仔錢罌,較為適合那些欠缺自律的小朋友。若自律較強,可考慮用普通錢箱。

第四點,應教導他們應使則使,避免無謂花費。文具和書簿是很好的教材,鼓勵他們選用平實而簡約的款式,特別是補充式用品如鉛芯筆、可替換筆芯的原子筆、環保紙造的筆記簿等。我們也可以教導他們,利用打印過的紙張來自製筆記簿,不單節儉而且環保。

第五點,既然要讓他們學習量入為出和儲蓄,收支紀錄必不可少。我們可鼓勵他們記下每筆收支時間,金額和性質,並且每月編製一個簡單的報表來做總結。此做法不單有助了解消費習慣,而且也方便為儲蓄做收支預算。

第六點,是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身教。若父母能以身作則,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然就可以學會。於不少朋友來說,這一點非常困難。可是,除非有能力養孩子一世,又或者富甲一方,否則,正確的理財概念宜從小培養。

香港會計師公會出版親子理財書冊,名為「美滿的財智」,有中英文版本,包括故事書和培育手冊,協助家長教導孩子理財態度和方法,有興趣請向公會查詢。

文章來源:am730 2015-03-13

&&&&&&&&

2015年3月12日星期四

滙控問題手尾長

滙控經調整除稅前利潤為228.3億美元。 (資料圖片)
滙豐控股(005)早前公布2014年全年業績,以列帳基準計,除稅前利潤跌17%至186.8億(美元,下同),收入也減5%至612.5億元,令市場大跌眼鏡。為剖析業績為何如此差勁,故寫下此文。未詳細分析前,大家有否留意滙控同時公布「經調整」除稅前利潤228.3億元,與2013年比較大致維持不變。經調整收入更增0.2%至620億元。

究竟列帳基準與經調整有何分別?列帳基準其實即財務報表上的數字,全是按照會計準則列帳。至於經調整數字其實是將財務報表上的數字調整一下才展示,純粹是按照管理層意願編製,並非公認會計準則計量方法。有人說這是「掩眼法」,旨在抽出有利財報數值出來包裝,故不值得參考。話雖如此,但它們有一個好處,就是方便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業績。以滙控為例,經調整數字剔除外幣換算及重大項目,使我們既快捷又容易去找出那些影響業績的因素。

如何去做?如滙控去年收入列帳基準和經調整分別是612.5億元和620億元,後者高出7.5億元。只要找出兩者差距原因,就可了解收入為何下跌。按公告披露,上述差距主要由幾個重大事項造成,包括因應英國《消費者信貸法》持續合規檢討產生的6.3億元準備、不合資格對沖5.4億元公允值變動、衍生工具合約之3.3億元借記估值調整、投資於興業銀行產生的2.7億元減值及4.2億元信貸息差。但有兩項利潤抵銷上述部分虧損,包括出售上海銀行股權,及數批美國有抵押房地產帳項所產生的利潤,金額分別為4.3億元和1.7億元。又例如去年除稅前盈利,列帳基準和經調整分別是186.8億元和228.3億元,後者較前者多41.5億元,也是主要受幾項重大營業開支影響,包括與外匯操控調查相關11.9億元和解開支及準備、英國客戶12.8億元賠償計劃、與美國聯邦房屋金融局達成和解協議後所作5.5億元準備、2.8億元重組架構及相關成本及最近非常矚目的環球私人銀行業務,就其監管調查提撥6,500萬元準備。上述可見,滙控去年受各項重大事故影響,令收入減少,營業開支上升,即使貸款減值準備大減34%至僅38.5億元,全年業績仍大幅走樣。

一般來說,重大事項對企業財政影響通常是一次過,但滙控這次陷入多項重大訴訟和違規事項,不是一時三刻能解決。特別是滙豐瑞士私人銀行醜聞,按公告披露,滙控雖與美國證交會達成最終和解協議,但全球多個監管及執法機構包括比利時、法國、阿根廷、瑞士及印度等,有些正對該私人銀行調查,有些甚至考慮或已提出起訴。滙控也不諱言,據已知事實,事件可獲解決時間和條款(如罰款、罰則及罰金)極不明朗,有關數額或甚大。再者,醜聞受廣泛報道,或許引起其他國家或地區相關監管及執法機構關注,或開展類似調查或提出訴訟,看來瑞士私人銀行問題為滙控帶來極大麻煩,「手尾」相當長,相信罰款等相關開支於未來幾年將增。值得留意,滙控兩大業務「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」和「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(俗稱炒房)」收入分減8%至245.9億元,及跌7%至177.8億元。前者除稅前盈利減15%至56.6億元,後者走樣更厲害,跌達38%至只有58.9億元。

收入倒退及成本上升影響純利,但滙控沒有因此減少派息,還提高派息比率。2013年每股基本盈利0.84元,滙控拿0.48元派發,派息比率57%。到2014年,每股基本盈利跌18%至0.69元,股息卻增2%至0.49元,結果令派息比率增加14個百分點至71%。純利減少但派息增加,令人擔心滙控能否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由去年的11.1%提升到12%至13%的目標。面對如此前景,難怪大行紛紛下調滙控目標價了。

文章來源:am730 2015-03-11

&&&&&&&&

2015年3月9日星期一

CV的道德問題

最近有一個問題在朋友間引起激辯,事緣從事會計的朋友,其下屬涉嫌在履歷表上造假,虛報工作經驗以騙取較高薪酬。朋友發現後向上司報告,上司認為會計人員的誠信至為重要,加上該職員工作表現欠佳,因此決定立即辭退。本來此事就此了結,但由於該職員是某會計師公會之學生,朋友猶豫應否向該公會投訴,所以徵詢朋友們的意見。

一個以為非常簡單的問題,豈料朋友間的分歧頗大。一方認為,既然以把涉事職員辭退,就無謂太過絕情向有關公會投訴。一來得饒人處且饒人,二來山水有相逢,現在留一線,日後自然好相見。另一方則認為,身為會計師學生已經如此,到了正式成為會計師時還得了?為保護會計師專業,因此必須通知公會以作懲處。

坦白講,個人偏向後者,因為前者有點自私,出發點主要為了自己。其實不論那個會計師公會,誠信是會計師最基本之要求。試想想,即使一家企業的內部控制如何嚴密,旦凡操作涉及到人就會有漏洞。況且,會計師時常需要做專業判斷,若由欠缺誠信的人負責,企業尤如將一個炸彈放在身上。就以審計為例,若然一家企業的賬目明顯有問題,審計人員竟然為了私利而故意視而不見,核數師和企業股東的利益隨時受損。

在西方國家,會計師的社會地方與其他專業如律師看齊。反觀香港,會計師的社會地位一向不高,單是「數佬」、「會計佬」等稱謂已可知一二,而且不時還將我們與「造數」相題並論,為甚麼?還不是四個字,「和光同塵」!連自己的專業也不願守護,讓一些害群之馬輕易加入,正正就是會計師無法提升社會地位的原因。

最近聽說了一個案例,某會計師公會的學生拿著假醫生紙向公會請病假,給揭發後被公會撤銷學生資格。在此也勸誡一下各位朋友,不要以為虛報或造假是小事,不論那個專業都是不容的。

文章來源:Education post 2015-03-06

&&&&&&&&

2015年3月6日星期五

英超是電盈的蕭何?

電盈媒體業務收益去年增長7%。 (資料圖片)

最近關於亞洲電視的新聞不斷,或其營運太失敗,令人誤以為除TVB(電視廣播有限公司(511))外,在香港經營電視廣播沒甚前景可言。看電訊盈科(008)2014全年業績,包括now TV在內的媒體業務錄32.3億元收益,增幅達7%。now TV是收費電視台,用戶要付真金白銀訂購頻道,人家都有如此成績,真不明為何亞視如此差勁。收費和免費電視不宜直接比較,但業績反映只要節目吸引觀眾,做電視廣播仍有可為。

或許你質疑除now TV外,電盈媒體業務還包括互聯網入門網站「網上行」、多媒體娛樂平台如「MOOV」,及於中港的「黃頁」指南等,難保不是它們帶動收益上升嗎?電盈在業績中雖沒有列出上述各項收益的明細,但是我們可以估算一下。

截至去年底,now TV訂戶數目128.5萬名,較2013年底的123.7萬名增4%。將兩者相加再除以2,得出的126.1萬名是去年平均數。去年每名訂戶平均消費額(即ARPU)是每月195元,將此數乘以平均訂戶人數,即去年訂購收益約29.5億元。去年媒體業務收益32.3億元,來自now TV以外業務收益是2.8億元。依樣畫葫蘆可計出now TV及其他媒體業務收益於2013年分別是27.2億元和3.1億元,2012年則分別是24.1億元和4億元。即now TV最近兩年收益約有9%至13%增長。

反觀香港電視廣播龍頭TVB收益雖較now TV高出一倍,如2013年TVB收益是56.9億元,但全年及去年上半年增長僅4%,回看2012年僅升5%,升幅明顯不及now TV。題外話,儘管now TV帶動媒體業務收益,但其他媒體業務收益卻跌,最近兩年減幅介乎8%至23%,佔該業務收益比重也逐年下跌,由2011年的18%跌至2014年只有9%,這點值得留意。在電盈業績公告透露,now TV訂購收益增長主要來自「超強體育組合」服務。此服務包括獨家播放英格蘭超級聯賽,加上去年與TVB簽分銷協議,可播巴西世界盃賽事,令其訂購收益增長可觀。

英超為now TV帶來可觀收益,同時導致盈利下跌,因轉播成本極貴。電盈雖未披露具體金額,但翻查新聞報道,now TV於2012年以17.2億元(1.46億英鎊)投得2013年至2014年度起3個英超球季的香港獨家播放權,即每個球季平均成本5.7億元,難怪媒體業務EBITDA(除息稅折舊和攤銷前盈利)於去年減11%至4.5億元,媒體業務以EBITDA計的邊際利潤也降2.8個百分點至14%。該業務於去年收益增2.1億元,但未計折舊和攤銷的經營成本卻多花2.7億元,結果令EBITDA減少5,600萬元。翻查維基資料,英超自92年起售轉播權,當年英國Sky television以3.04億英鎊購5個球季轉播權,即每季平均6,080萬英鎊。其後4個球季轉播權費翻一番至6.7億英鎊,到2016年至2019年間的3個球季,轉播費增至51.4億英鎊,即平均每年17.1億英鎊。該費用於27年內升27.18倍,或每年平均97%,升幅驚人。

電盈媒體業務邊際利潤率(以EBITDA計)於近年趨跌,如2011年是23.3%,即每收取100元收入能賺23.3元利潤。但2012年和2013年分別跌至17.5%和16.8%,到去年只餘14%。若英超轉播權費用於2019年後續升,勢必加重now TV經營成本及續影響邊際利潤。但英超是now TV王牌,若因成本問題而不再參與轉播權競投,目前訂戶數目和收入能否維持實在是未知之數。所謂「成也蕭何,敗也蕭何」,英超會變成電盈的蕭何嗎?

文章來源:am730 2015-03-06

&&&&&&&&

2015年3月4日星期三

金管局辣招苦了誰?

去年第四季用作物業相關貸款達20,200億元。 (資料圖片)
有否發覺政府很多時所推政策都自相矛盾,如一邊建青年宿舍,試圖改善青年住屋問題,那邊實施新一輪「辣招」,收緊細價樓按揭成數。不是嗎?樓價高企但青年預算有限,多數人只能負擔得起細價樓,既然金管局新措施開宗明義針對細價樓,欲置業的年輕一輩自然首當其衝。

目前青年要置業已極度困難,未推出新一輪辣招前,若要買一個300萬元住宅單位,假設藉按揭保險向銀行借足九成及加借保費,以還款期30年及年利率2.15厘計,每月供款額約10,545元。但申請人須通過金管局要求的壓力測試,即以現行利率加3厘計,每月供款須低於其每月入息的60%。因申請人每月家庭入息須至少有25,443元。據統計處截至去年第四季資料,此水平差不多是一個3人家庭入息中位數。香港半數3人家庭未能達「上車」最低入息門檻。首次置業開支如首期要30萬元,加上印花稅、物業代理佣金和律師費等,入場費總計需38萬元。

推出新一輪辣招後又如何?個別人士(即固定受薪的首次置業者及其入息供款比率須在45%或以下)仍可借到九成,但按揭成數收緊至六成,按揭保險所承保成數需由兩成增至三成,保費將由95,850元增至117,450元,升幅達22.5%。九成按揭人士上車成本將增加。不單如此,若申請人加借按揭保費,借貸額將增加,壓力測試的入息要求也略提高。若不合資格申請按揭保險的朋友,最麻煩是置業首期即時由90萬元增至120萬元,意味又要多等幾年才可儲夠多出來的30萬元。當然,你可以說到時借貸金額減少,但在未來加息陰影下,或許會錯過目前低息環境,借貸利息無可避免增加。

金管局似乎意猶未盡,在加辣措施後再發通知,要求銀行收緊供款與入息上限審批,除計算此比率時需包括申請人所有負債外,若額外融資令整體按揭成數逾八成,該比率上限需調低5個百分點,即獲按揭借貸更難。有朋友認為,大不了多付點利息去找「財仔」做二按。但金管局連這一步到想到了,已要求向財仔提供借貸的銀行,須要求財仔也遵守金管局按揭審批指引,否則不讓所有銀行向違規的財仔借貸,看來金管局這次動真格。

新措施公布後,政府官員紛為政策護航,說要保護香港金融體制。有評論認為此說不合理,因樓按只佔銀行總借貸不多。但翻查金管局《按主要經濟行業劃分的本地貸款》統計,包括用作物業發展與投資及購買私人住宅樓宇的物業貸款,於2014年第四季總金額是20,200億元,佔同期本地貸款總額約38%。再看看個別銀行,例如恒生(011),於去年度個人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總數1,592.5億元,以同期客戶貸款總額6,602.7億元計,私人按揭貸款佔總額約24%。又例如東亞(023),於去年度個人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總數和客戶貸款總額分別是341.1億元和4,432.9億元,前者佔後者約8%。由此看來,樓按佔銀行總借貸並非少數。

新一輪辣招確有助穩固本港金融體系,因篩走「欠缺實力」的用家,減輕因樓市大下跌而出現負資產的風險,但犧牲一眾用家。再講,實在懷疑收緊借貸能否有效壓抑樓市。往績告訴我們,政府最初推出的辣招只針對豪宅,結果游資轉移到中價樓大炒可也。政府繼而出辣招應對,游資轉移炒細價樓。好了,現在再出辣招針對細價樓,整體樓市會否變成一池死水?收緊借貸根本對付不了游資,因他們根本不用借貸。從事內審多年,記得某位Auditee曾說過,監管制度是懲罰守規矩的人,因不守規矩的人永不會守規矩。初時不以為然,現在回想確有其道理。樓市辣招苦了誰?看來不是炒家,而是守規矩的用家!

文章來源:am730 2015-03-04

&&&&&&&&

LinkWithin

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