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22日星期四

以系數論證港鐵擠迫原因

多謝張志剛先生的一番言論,令香港掀起一股「數學熱潮」。事緣張先生在一個研討會上指出,港人認為自由行令香港交通很忙是個「錯誤判斷」,因本港就業率在過去兩年多了10萬人,每個人都要上班,因此很多人堵在港鐵(066)。言論一出,即惹來不少批評,因在非繁忙時段,港鐵也照樣迫滿乘客,反映其言論未能反映實情。不少朋友和傳媒引用各式各樣數據和計算,證明其說法錯誤。

此事引起瓜瓜興趣,究竟就業人數和訪港旅客人數,兩者對港鐵乘客量有沒有關係呢?記得有一個系數叫「相關系數,Correlation coefficient」,可用來驗證兩組數據有沒有線性關係。系數範圍由「-1」至「1」,倘計算出來結果是「0」,代表兩套數據沒有關係,「1」代表完全相關,即是一組數據增加,另一組也同步增加,「-1」也是完全相關,但方向是相反,即是一組增加,另一組則減少。

假設張生最初說法成立,即是港鐵擠迫主因是就業人數增加,並且與自由行無關。那麼就業人數與港鐵乘客量的相關系數應是趨向「1」,訪港旅客人數與港鐵乘客量的相關系數應趨向「0」。結果呢?以最近6年(即2008年至2013年)的數據計算(見附表),前者系數是0.9069,後者是0.9948,兩者非常接近「1」,反映它們同樣與港鐵乘客量相關。此外,若論相關程度,訪港旅客人數較就業人數更強。計算結果反映出,張先生的言論並不正確。還有一點很有趣,若將訪港旅客人數按來源地分成兩組,即是來自內地及其他地區,內地旅客與港鐵乘客量的相關系數高達0.9901,其他地區的系數只有0.7869。由此推斷,內地旅客較喜歡乘搭港鐵。


張先生其後回應,承認自己先前講法不完整,交通擠塞跟自由行無關的說法並不正確。無論如何,說幾句就能令市民對數學產生興趣,看來張先生更適合做教育局長。

說到港鐵,最近他們可算「黑過墨斗」,先是連著幾單意外事故,導致班次嚴重延誤,令人懷疑是否維修不當甚至設備老化,最近又因為高鐵工程嚴重延誤,被指蓄意隱瞞事件,連運房局長也被扯進政治漩渦中。當初決定興建高鐵時,已經爭議不斷,現在出現延誤,而且更可能超支,市民、議員自然罵聲四起,即使項目工程總監「退休」,看來公眾並不滿意,並且非要港鐵CEO引咎下台不可。

有朋友說港鐵乃私人機構,在高鐵工程中只是監督角色,正如你家裡裝修,工程搞到一塌糊塗,你只可以追究裝修公司的責任,但沒有理由要求對方的CEO辭職。乍聽起來頗為合理,可是朋友忘記了一點,雖說港鐵是私營企業,但實際上是一家港版「國企」。此話怎講?港鐵目前包攬全港的鐵路建造和營運,而且也控制了不少土地資源,對本地樓宇供應舉足輕重。能夠擁有這些特權,全靠政府給予。所以在情理上,港鐵像個政府部門,其CEO自然是部門首長,既然搞砸了差事,被公眾問責理所當然。
再講港鐵大股東是港府,政府又屬於市民大眾,我們要求港鐵高層問責,在情在理並不為過。不過呢,問責未必一定要下台,炒魷固然痛快,但誰來收拾爛攤子?況且工程如此浩大而複雜,不是CEO一人能承擔,若要認真追究,問責又豈止一人?個人認為,目前重點應放在如何善後,包括如何改善工程監管制度,以及如何追回進度以減低損失。至於問責,此事定必令相關高層丟盡顏臉,若責令他們「戴罪立功」,為了挽回面子名聲,豈有不盡力之理?若人家肯把一生事業名譽都押下來,我們還怕甚麼?因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影響工程進度,倘港鐵早日對外通報,又怎會弄至今日田地?其實這是「期望管理」,及早說出難處以降低公眾期望,即使工程真的出現延誤,到時意外情緒就比較低,斷不會出現「局長驚訝事件」。港鐵是世界級公共運輸機構,連這點管理技巧也不懂,實在令人費解。

文章來源:am730 2014-05-22

&&&&&&&&

2 則留言:

匿名 說...

Bittermelon,

But what if they actually are IMPOTENT, how can we expect that they can ratify the situation?

Practising unqualified Accountant

匿名 說...

有錯,不找改善方法,咪繼續錯落去,下台不會令香港人節省幾百億,要新CEO上軌道都要時間。
對事不對人

LinkWithin

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