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30日星期三

機在人在,機亡人。。。

身為會計人,計算機是我們必備之物。記得在修讀會計之時,講師已要求我們買一部會計專用型號了,而師兄師姐們還說,會計人要做到不看鍵盤,也能準確而且快速地做運算。

其實會計專用型號沒有甚麼特別,只不過是螢幕和按鍵比較大,「+」鍵又特別大些,以及多了「00」和「GT」鍵而已。還有一點,就是按鍵的回彈力很強,可讓使用者以高速做運算。


以前在會計師行工作,每人獲發一部計算機。當時的老闆很體貼,為了減輕我們行囊的負擔,特地選用了一款機身比較小巧而且輕的型號。由於每人都有一部,而且也是我們貼身之物,所以我們有「機在人在,機亡人亡」的說法。即是看見誰的計算機在這裡,就代表誰在這兒了。誰的不在,那就代表。。。Touch wood!

說計算機是貼身之物,因為除了於日間工作時使用外,夜間不論回校上課還是到圖書館溫習也不時要使用。

記得中學年代需要買計算機,大多數都是校方指定的Scientific型號。論計算功能的確很多,但用得上的則很有限。當年還流行兩款計算機,一款是可以打數字怪獸遊戲的,只要將顯示出來的數字打倒並且加起來等於10或10的倍數,就會出現怪獸,把它消滅就能得分及過關。另一款是有Programming功能的計算機,最受修讀電腦科的同學們歡迎。

由於計算機的出現,慢慢地愈來愈依賴它。我自己的心算很差,有時連簡單的加數也要用計算機來計算。先母就不同了,可能因在街市買菜時,常要找續所以習慣了吧,她的加減計算特別利害,不用1秒就能說出正確的答案,所以從前她經常和我說:「你D數學咁溠,仲學人做咩會計師?」,而每次我都只能以笑遮醜,慚愧慚愧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28日星期一

不想再喝劣質cappuccino

此文於上星期五在《信報》內的年青有計專欄刊載。

--------

不想再喝劣質cappuccino(作者:Bittermelon)

記得多年前與一位老外同事喝咖啡,他說連鎖店的cappuccino和latte味道一樣,但前者泡沫太多,所以喝後者較化算。自此以後筆者就不喝cappuccino了。

直至某天,在某區發現街角有家咖啡小店,喝了杯由老闆推介的cappuccino後,發覺與連鎖店的有很大分別。

老闆解釋說,正宗cappuccino所用的咖啡應該比較濃,但一般連鎖店卻造得很淡,而且咖啡杯的形狀和質料也有講究,不是隨便拿隻紙杯就可以的。

政策傾斜貧富懸殊

以為從此有個喝咖啡的好去處,豈料老闆說此店將會結業。細問之下,關門大吉的主因是租金太貴,食材價格不斷攀升,以及實施不久的最低工資。照常理,成本上漲可以加價去彌補,但將升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必會影響生意,所以加價也不敢太多。此外,某大型咖啡連鎖店即將在附近開業,小店根本難以競爭,老闆唯有無奈結業。

現在無論走到那一區,人流較旺的街道盡是連鎖店,一式一樣的裝修,千篇一律的貨品,萬人空巷的自由行旅客。小店就只可以瑟縮在不顯眼的街角,每天苦苦經營,直至支撐不住為止。

這邊廂,小生意因經營環境不佳而不斷萎縮;那邊廂,金融以及與自由行相關的零售行業則愈做愈好景。這些行業得以興旺,政府銳意扶持及亞爺的關照不無關係。就好像早前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港,為港人帶來多份大禮,當中金融界受益非淺。借用曾特首早年的名句,未來幾年「香港想窮都幾難」。

亞爺送禮惠及港人,但基層市民卻受惠有限。眾所周知,金融界名人愛吃美食,賺到錢當然要享受一番。所以,中環區的高級食肆肯定從此大收旺場,由此牽帶起來,食材供應商、廚師、侍應等也許能分到一些,但基層市民呢?相信也能分到一個幾毫吧。從中看到甚麼?就是因為只顧某幾個行業的興旺而不理其他的死活,香港的貧富懸殊正因如此!

要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,首先不要再迷信「金融業可以養活七百萬人」。美國推出了兩輪量化寬鬆措施,雖然挽救了金融業,但至今當地經濟仍無起色,市道仍然疲弱,失業率依然高企,因為能流進經濟實體的資金著實有限。

首先從小生意著手

雖然美國和香港的情況不同,但道理還是一樣,金融市場的資金就像一杯連鎖店的cappuccino,咖啡的份量已經不夠了,還要有三分之一杯是泡沫,試問泡沫何來吃得飽呢?

除此以外,為基層市民營造向上望的機會才是正途。發展社區經濟是一條出路,但至今仍未有見到政府肯著力做。就好像兩年前,蔡瀾先生曾向當局倡議,利用天水圍某空地搞個大牌檔村,藉此去推動該區的經濟發展。

可是,政府寧願將用地變成停車場。其實該區一向有無牌熟食小販的問題,有了大牌檔村,既能統一管理,又能推動區內經濟和創造就業,何樂而不為?一個停車場最多只會請幾個人,大牌檔村則可以養活數百人,孰優孰劣相當明顯了吧?

最近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到天水圍做家訪時,也看到該區缺乏經濟活動,除了因而缺少工作機會外,也令該區物價居高不下。如果他在任時看到這問題,並致力解決當然最好,現在才看到的確有點遲,但「遲到好過冇到」。不論最後是他還是梁振英當選,希望下一屆政府能著力發展社區經濟,並為小生意營造有利的營商環境,給基層市民有向上望的機會。

希望不需要等到2017年之後,筆者才能夠有多些機會喝到正宗的cappuccino,而不是口味相同的劣質連鎖店咖啡。

文章來源:http://hkyaa.blogspot.com/2011/11/cappuccino-bittermelon.html

&&&&&&&&

2011年11月25日星期五

公會年報


上星期收到公會的郵包,內裡有一本公會最新的2011年報。相比起往年的幾本,我比較喜歡今年這本。

近年公會的年報都有一個主題,去年是香港航運業,今年則是電影業。就以今年為例,年報透過介紹香港幾位電影人以及業界的成就,來帶出公會在各方面的表現。能將電影和會計兩個風馬牛不相及行業連在一起,相信編輯下了不少功夫和花了不少心血。

一本好的年報能提升機構的形象,我覺得公會近年在這方面做得很出色。有人可能覺得浪費,雖然不知相關的設計開支是多少,但我卻認為是物有所值,畢竟花了錢但得出反效果的例子,縱觀其他機構比比皆是。

如有興趣看看公會今年年報的話,不妨到這裡下載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

吃全素

在香港,外出想吃餐全素已經很難,若果還要戒吃豆類食品例如豆腐,豆芽,豉油的話,幾乎是沒有可能,但自己最近卻因健康理由,而不得不吃全素。

最近做了個身體檢查,結果並不理想。雖然不是甚麼大病,但要吃藥之餘,醫生還囑咐必須戒吃所有肉類,連海鮮也不能幸免。以為吃素就可以,但所有豆類製品,果仁,以及一些蔬菜如西蘭花和露荀也不能吃。

因工作關係必須要在外吃飯,但要跟隨此餐單實在很困難,唯有多吃些飽肚的水果以代之。可是,水果就愈吃愈肚餓,半刻鐘未到,肚皮就咕嚕作響。

人的吃飯習慣和消費相似,年輕時揮霍無度,更甚者一身錢債卡數,換來老時一貧如洗,苦不堪言。但若果抱著應使得使的態度來消費,那就可以瀟灑一生。

其實這番話只是對年輕小友而說,和成熟的老友們講已太遲。因為知道的早已坐言起行,不知道的已經和我一樣,積重難返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21日星期一

Gut feeling

從事內審工作以來,曾負責過不少舞弊調查,但結果往往是找不到確實的證據,以證明涉案人從事非法的勾當。每當如此,管理層通常會問我的Gut feeling如何,認為涉案人是否有問題。面對這個問題,我定必謹慎回答,因為不想因一句說話而影響別人。

Gut feeling全憑直覺,但不等於無中生有亂講一通。雖然查不到真憑實據,但在調查的過程當中,或多或少也會有些想法。要如何回答,以我的個人經驗,主要是看整件事情是否合理。如果太多的巧合發生了,又或者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的都發生了,這些都會影響Gut feeling。

另外,調查對象是否願意合作,調查時如何回答,身體反應等也有影響。例如作答時閃爍其詞、遮遮掩掩、吞吞吐吐、顧左右而言;或者故佈迷陣,擺出悄悄告密的姿態,想藉此轉移調查視線;又或者眼神不敢直視、坐立不安、緊握拳頭、擔天望地等等。

所以,遇到管理層要求以我的Gut feeling來判斷涉案人是否有問題時,在回答是或否的同時,我通常還會盡量配以上述的分析以支持自己的想法。當然,如果連Gut feeling也沒有,還是如實作答不知道為佳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

家庭事業兩難全

此文於今天《信報》內的年青有計專欄刊載。

--------

家庭事業兩難全 (作者: Bittermelon)

自第三季開始,各大型會計師行又開始招收新人,不論是本地還是海外大學的會計系準畢業生,每位都磨拳擦掌做好準備,希望以最佳狀態爭取晉身大行(大型會計師行)之列。雖然早已聽聞大行工作辛苦,而且不會有太多私人時間,但位位仍然趨之若鶩,自恃年輕沒有太多家庭負擔,能像神風敢死隊般豁出去。

身為會計人,當然明白大行銜頭對日後的事業發展有莫大幫助;可是,新手們究竟對大行以至整個會計業界的生態有多少認識呢?為免新手們重蹈前人如我者的覆轍,覺得有責任在這裏說一下。

日不見之核數工作

英國國旗從前被稱為「日不落之國旗」,核數工作剛好相反,是「日不見之工作」。何解?因為很多會計師天未亮齊就要趕着上班去,埋頭苦幹直至深夜,零晨時分拖着疲累的身驅回家,草草小睡片刻,便要起來繼續上班搏殺,一年365日,天天如是。不要以為此情況在入行頭數年才發生,特別在大行內,不論上、中、下級,位位都努力拚搏,上下一心追趕着死線和預算。

一眾年輕會計師,位位風華正茂,正是拍拖蜜運的大好時機。可是,進入大行工作以後,大多數人就有「一入侯門深似海」之嘆。未有戀人的固然難覓對象,早已名花名草有主的,就個個化身成奇幻舊片《鷹狼傳奇》的男女主角:夜間,他是一頭狼;白晝,她是一隻鷹,兩人被下了詛咒,永遠無法以真身相見,何其淒美感人!如果真實結局能像該片一樣,男女主角終能破除魔咒得以長相廝守當然最好,但世事往往弄人,又有多少對有情人終成眷屬?所以,還是及早做好隨時分手的心理準備,以免因失戀而影響大夥兒的工作進度。

有朋友跟筆者說,每年各會計師行都會派人到大專院校做招聘講座,當中經常聽到的,就是「員工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」、「公司非常着重員工的生活質素,並致力幫助他們在工作和家庭中取得平衡」云云。可是,入行以後卻發現與現實不符,晚晚加班至深夜,一周七天無休;朋友就認為當年有被大行老闆們「買落火坑」之嫌。由於筆者從未參與此類講座,所以不便評論,但身為準會計師的你,應當有獨立的思考判斷能力,如果有志在審計發展,不妨多聽多問,不要單憑一方之說(包括此文在內)就貿然下決定。

會計人被遺忘了?

以為在私人機構當個會計就沒有問題嗎?相較核數,會計的情況的確是好一點,最少不用年終無休天天加班,頂多是在月結、季結和年結那數周才需要。

可是,香港的會計人像是被上天遺忘的一群,幸福之神從不眷顧我們。由於香港地位特殊,很多企業透過香港在亞洲各地投資,早年時興生產線北移,近年更向鄰近地區擴展,連後勤部門也不能倖免。作為企業的守門員,會計人離港公幹已是家常便飯,短則數天,長則數月,甚至長駐也司空見慣。

最近在討論區就看到兩則典型例子,從中可以看到會計人的無奈。其中一則說自己的孩子剛出世不久,卻因工作關係需要出差兩個多月,好不容易等到回家想抱抱孩子,豈料親生骨肉不認得自己,一抱即狂喊;身為人父人母,孩子居然當自己是「生保人」,其中的心酸難受可想而知。

另一則也同樣淒酸。一位會計人剛多添一女,本來一家樂也融融,可是卻被公司派駐內地兩個月,之後可能還要繼續出差公幹。眼見太太要獨力照顧兩名孩子很辛苦,但自己卻因工作關係無法幫忙,如果情況持續,擔心孩子日後不懂得叫爸爸。這位仁兄早前從事核數工作暗無天日,以為轉出來當會計,情況會稍為好轉,更屬卻事與願違。

未入行的新手們,此篇文章不是想嚇退你們,只是想以過來人的身份,把業界的實情介紹一下,好待你們在入行前有個心理準備。當然,不是所有核數和會計工作都需要如此犧牲,但給你遇上的機會絕對不少。倘若入行後才發覺,預期和現實差別太大而接受不了,到時可能為時已晚,恨錯難返。

文章來源:http://hkyaa.blogspot.com/2011/11/bittermelon.html

&&&&&&&&

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

世界因我而改變,即使是微不足道

多年前曾經看過一本暢銷書叫《心靈雞湯》,對第一篇故事的印象很深。故事的大意是說,有位仁兄每天於潮退時份走到沙灘上,把那些來不及回到大海的海星拋回海中,藉此拯救牠們的生命(雖然從物競天擇,適者生存的角度去看,仁兄這樣做未必是好事)。有一天某人向這位仁兄說,每天沙灘上都有數以萬計來不及回到大海的海星,單據你一己之力,每天最多只能救活百數只,既然成效有限,那還做來幹嘛?這位仁兄卻說,他沒有想過要拯救所有海星,從來只抱著「救得一只得一只」的心態去做。

其實我們做善事也不是一樣嗎?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何其多,但個人能力有限,難道我們因此就甚麼都不用去做了?

我經常發表一些文章,說香港和中國當前的一些問題。可能有人認為,既然我如此不滿,不如移民去吧。從個人利益的角度來看,移民的確是一個好選擇,不是嗎?從此互不相干,一了百了。

但身為一名國民,或者準確一點,身位一名香港人,我除了利用文章去舒發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外,若果這些文章能對一些人有所啟發,即使是微不足道,但世界因我而有了少許改變,相信也是一件好事,而我身邊的其他博客好友,也正朝著這個目標去做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

內審人應考CPA還是CIA?

最近有兩位網友不約而同地問相同的問題,從事內審,應考CPA還是CIA?如果想兩者兼得,次序如何去定?

在《關於考取CIA》一文中曾經提過我的個人看法,自己一向認為CIA只是Nice-to-have,擁有CIA資格當然是好,但沒有的話也不會對內審事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。可是,CPA卻完全不同,沒有此資格的話,不論是內審還是外審,事業發展必然有所影響。當然,如果打算從事IT audit或者其他專門的內審(例如Engineering和Environment, Health & Safety)則例外。

至於考取的先後次序,如果是新手的話,個人認為最好先全力考取CPA,完成以後再根據個人需要決定是否考取CIA。況且CIA的試題比較實務,如果考生沒有累積一定的內審經驗,就唯有靠死背書來考了。

相反,倘若已經在內審工作了一段日子,而又未有考取CPA和CIA的話,個人認為可以先去考取CIA,好待自己有一個相關的專業資格在手,之後再全力考取CPA。正如上述所說,有內審經驗的人要考取CIA,基本上難度不大。

值得一提,如果本身是香港人,而又打算在國內考CIA的話,在填寫CIA報考表格「考生英文名」一欄時,謹記按照香港身份證的英文來填寫,千萬不要以國內併音來填寫,否則當拿取證書時就會發現,證書上的姓名會用了併音,日後要證明證書上的人是自己就很麻煩了。

另外,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曾舉辦過CIA的課程,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舉辦,有興趣不妨向他們查詢一下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

6個11的意義

此刻正是「11年11月11日11時11分11秒」!

有人說此刻是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,想信很多人正在做點自己認為特別的東西。雖然於我看來此刻沒有甚麼特別,但窮極無聊,也趕上來湊湊熱鬧。

有人將今天定做「光棍節」,好待一眾光棍唏噓一番;也有電台主持將今天定做「公道日」,推動公平和反歧視;香港的Apple Store也選擇於今天開售iPhone 4s,不知是否也是因為今天較為特別?

有很多人選擇在今天結婚,寓意一心一意,一生一世,相信律師、酒樓和與結婚相關的生意人就最高興;也有人在此刻乘撘11號巴士或者11號綠Van,又或者乘撘11號電梯到11樓,認為這樣才是完美。

其實6個11並不完美,因為加起來卻是12而非11。況且,若要認真去追求的話,「」更可以再細分做「毫秒(1/1000)」、「微秒(1/1,000,000)」和「奈秒(1/1,000,000,000)」,凡人如何去追呢?

無論如何,與其在意於今天要做點特別的東西,倒不如將往後的每一天也一樣看待。其實珍惜眼前人比甚麼也來得重要。老婆大人,我愛妳!

&&&&&&&&

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

為何內地民眾冷漠如斯?

繼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的慘劇後,上周《AM730》報導再有類似的民眾冷漠事件,這次還涉及城管執法公車的司機,見到有人求救也不肯停下來幫忙。大家不禁會問,為何內地人冷血如斯,其實他們不肯申出援手是有原因的。

因工作關係,我曾在國內居住了兩年,其實內地人普遍並不冷漠。相反,對待我這個在內地工作的港人來說,他們頑為關心和熱心。

那為甚麼內地民眾對街頭求助如此冷漠?終歸究底,還不是因為「錢作怪」!

幾個月之前香港報章就報導過,內地有位老人在街上跌倒,有位好心人把老人送到醫院,可是,最後反而遭受對方家人控告並要求賠償。在內地,有資格在街頭行善的只有窮人,就好像向小悅悅施求那位拾荒老婦,因為沒有東西可以被人騙去,所以就沒有後顧之憂去幫人。

除此以外,內地經常發生街頭騙案,當中很多都是利用施求者的同情心來犯案,施求者輕則財物受損,重則危害自己生命,久而久之,事不關己,己不勞心的冷漠的氛圍就從此形成。與其責罵那些不肯施求的途人,不如說其實是內地民眾求仁得仁的結果。

在內地工作時,當地公司的HR就成立了一個資料庫,專門收集和記錄同事和家屬在街頭受騙以及受害個案的詳情,用以警惕同事要小心謹慎。看了後感覺是驚心動魄,一秒也不想在街上停留。而國內同事也經常提醒我,獨個兒在街上走時千萬要小心,不論任何人過來兜搭也不要理會。倘若遇到疑似真實的求助,幫忙打緊急求救電話就可以了。

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生活,國家還有前途可言嗎?

&&&&&&&&

2011年11月7日星期一

關於QP的工作經驗

有網友來郵問以下兩個問題:

1)有關簽工作經驗的範疇,覺得可以申請的不多,AE(Authorized Employer)或AS(Authorized Supervisor)的公司在HKICPA的綱站都只有3,000多間,但香港有那麼多公司,應該還有很多qualified accountant 在那些公司工作,但是申請那些公司時是沒法知道的。雖則可以申請EAS,不過還需要僱主支持才有用,現在怎辦?

2)另外,如果沒有打算開會計師樓的話,簽工作經驗是否十分重要?如果只是考試,是不是都有會計師資格?沒有簽工作經驗有什麼不良後果?

由於不時也被問到相同的問題,現在將我的看法和建議分享一下。

根據QP的規定,工作經驗必須由AE(Authorized Employer)或AS(Authorized Supervisor)來簽。香港目前雖然有接近10萬家企業,但不是每家都向公會申請成為AE。另外,雖然公會目前有3萬位qualified accountants,但除非他們向公會申請成為AS,否則的話,沒有註冊成為AS的qualified accountants是不能為簽工作經驗的。

在見工時可以問一問公司有沒有AS,如果沒有的話,可以問問他們有沒有打算註冊。其實在見工時不妨坦誠地將自己的情況向新公司提出,看看他們願不願意為自己申請成為AS。

以我的經驗,很多qualified accountants不申請AS,主要是因為公司暫時沒有考QP的同事。當如果有同事考QP的話,想信很多人都會樂意申請的,而且申請成為AS不難,只要公司首肯,填將申請表就可以了。倘若還是找不到AE/AS的話,唯有嘗試找EAS(External Authorized Supervisor)了。

考QP沒有工作經驗的話等於沒用。因為QP分兩大部份,一是考試,二是工作經驗。沒有任何一項都不可以成為qualified accountant。而且找工作時人家也會覺得奇怪,為什麼考試成功但簽不到經驗,這樣對職業發展必然會有些影響的。

&&&&&&&&

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

考QP還是ACCA?

經常有網友問我,在香港要成為會計師,考HKICPA的QP(Qualified Programme)還是ACCA好。其實答案因人而異,全在乎自己的情況和需要。為了幫助網友選擇,我把需要考慮的地方詳列如下:

1)執業與否

由於HKICPA是目前香港唯一的認可會計法定團體,倘若日後打算執業要成為執業會計師的話,考QP是唯一的選擇。執業會計師做甚麼的?就是那些可以為企業簽發核數師報告的會計師。

若果日後沒有打算在香港執業,例如只想在商業機構從事會計,財務或其他相關範疇,那麼不論是HKICPA還是ACCA都沒有多大分別。

有人可能認為,雖然未知會否執業,但可以先考個執業會計師牌,好待自己日後有多一條路走。我不反對這個做法,但注意其代價不菲。首先,如果要考取執業會計師牌,那就必需要在會計師樓工作,以拿取足夠的審計工作經驗。可是執業牌照是有條件的,倘若考取了牌照但又不執業的話,日後續牌時就有機會被拒。另外,執業牌照的年費不便宜,而且在審計工作得太久,日後要轉到商業機構從事會計並不容易,所以最好還是及早選定執業與否為妙。

2)學位和非學位

有學位的話,不論選擇考HKICPA還是ACCA分別不大。可是,如果是非學位考生,這個問題就必需要考慮清楚。以中五畢業的考生來說,要考取HKICPA比較轉折,最快捷的方法是先考取HKIAAT,取得「認可財務會計員」資格後,再修讀HKICPA認可的Professional Bridging Examination(PBE)課程或Top-up Degree課程,成功完成後就可以合資格成為QP考生,去考取會計師資格了。不過需時較長,一般相信至少要約五年時間才可以完成。

中五畢業生的另一選擇是直接考取ACCA,因為ACCA沒有在考生資格上設有學位的限制。可是,考取ACCA並不比QP容易,除了需要自修外,也要有屢敗屢戰的心理準備。

3)進修時間的限制

考取QP,進修時間編配的自由度比較低,因為考生需要先參加Workshop才可以考試,而且Workshop不是聽聽課那麼簡單,考生事前必須要做足準備去備課,好待上課時舉手「搶答問題」以拿取足夠分數。否則的話,導師可以讓考生在Workshop部份不合格的。

相反,由於考取ACCA主要是靠自修,進修時間編配的自由度較高。不過也因如此,自律就很重要了。如果自問是屬於需要「鞭策」的類型,ACCA就未必適合了。

4)工作經驗

根據QP的規定,工作經驗必須由AE(Authorized Employer)或AS(Authorized Supervisor)來簽。可是,相比香港的企業和會計師總數來說,目前AE和AS的數量不算多,而且當中很多是會計師樓,商業機構的AE和AS相對較少。可幸的是,HKICPA有一個EAS(External Authorized Supervisor)制度,倘若最終找不到AE或AS的話,可以嘗試申請EAS。

雖然ACCA在工作經驗方面也有Approved Employer的制度,不過不是硬性規定。不論僱主是否ACCA的AE,只要他們是Qualified Accountant並且願意證明就可以了。不過,其規定也不簡單,考生需要完成13個工作表現目標(Performance Objectives),並且為每個目標撰寫一份包括3道題目約150字的報告,報告必須由僱主審閱及簽署。

5)認受性和知名度

個人認為,HKICPA和ACCA的認受性和知名度其實沒有很大的差別。不過,就我所知,在國內ACCA較為知名,可能是他們很早就已經在國內發展有關。另外,倘若日後希望拿取其他國家和地方的會計專業資格,及早選定HKICPA還是ACCA也必須的。例如美國的AICPA以及英國的ICAEW,若果用HKICPA會員身份來申請的話,只要通過相關的規定和符合某幾項特定的資格就可以了。


此外,刊於Education post的拙作《ACCA與QP如何選?( 一 )》還提及兩點需要留意:

6)是否擁有會計學位

若然擁有會計學位,不論選擇QP還是ACCA基本上沒有分別。當然,某些學位課程可獲得ACCA的免考安排,特別是某些英國大學,在14科當中最多可以免考9科。可是,如果沒有會計學位就多一層考慮。以DSE畢業生來說,由於沒有會計學位,因此不符合參加QP的資格,最佳方法當然是先修讀一個會計學位課程。特別在這個學歷通脹年代,「會計師資格+學位」是會計師之路的入場券。不過,若沒有學位而又希望參加QP,方法還是有的,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首先參加HKIAAT的「認可財務會計員考試」,取得相關資格後再參加Professional Bridging Examination ( PBE ) 專業進階試,或者修讀HKICPA認可的Top-up Degree課程,完成後就能成為QP考生參加考試。不過需時較長,一般相信至少約五年才成。

DSE畢業生的另一選擇是直接考取ACCA,因為ACCA沒有學位限制,只要符合報考最低資格就成。假若未能符合相關要求,可以考慮參加公認會計技術員證書考試 ( CAT ),完成後就可以報考ACCA。

7)找出適合的考試模式

QP是open-book exam,看似對考生有利,但考試問題可以問得很刁鑽。相反,ACCA是closed-book exam,考生需要背誦。若希望測試一下自己較適合那個考試模式,建議到ACCA網站下載幾份Past exam papers並嘗試做一下。至於QP,由於Past exam papers並非像ACCA般全面對外公開,所以需要向QP考生借來閱讀。


&&&&&&&&

LinkWithin

Blog Widget by LinkWithin